yh86银河国际第37期博士生沙龙——以“期刊论文浅‘解’——句子衔接、段落关系与框架组织”为主题的活动,于6月6日晚取得圆满成功!
本期对话以主分享人——博士生毕世波主讲、特邀嘉宾——陈明老师点评的方式,围绕期刊论文写作展开。
分享主要针对研究类(Research Article)论文的写作逻辑进行展开。结合毕学长自身的研究方向,基于WOS和CNKI数据库分别从英文和中文期刊两个方面,选取与城市绿色空间相关的期刊论文进行“拆解”,浅析其中的句子衔接、段落关系与框架组织的基本规律。同时,毕世波学长结合自身已发表的成果,生动形象地展示这些规律的具体运用过程。
本次沙龙毕世波学长从标题与关键词、摘要、引言、数据与方法、结果与讨论、结论六个方面深入展开。在标题方面,学长提出根据他的经验发现,量化研究通常会用到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相结合命名的方式;质性研究、归纳体系的研究通常会用研究对象直接命名的方式。但具体采用哪种方式,还是需要取决于文章的创新点,突出其最新之处。在摘要部分,学长向大家介绍了摘要的通常写法,包含第一部分:背景、研究的问题,第二部分:文章内的具体做法也就是研究方法和思路,该部分主要需要突出数据和思路的新颖性,第三部分:研究结果,最后一部分是研究意义。
陈明老师的点评同样也干货满满,陈明老师肯定了大家对学术论文写作的关注,表示论文写作确实是研究生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前期积累好的小论文写作习惯,是有助于毕业论文的书写的,能为毕业论文打好基础。
同时关于毕学长的期刊论文写作方法分享,陈老师认为非常细致详尽。陈明老师总结道,在梳理好逻辑的前提下,好的文章,所有的语句都是有用的,每句话都是有存在的价值的,不是能够轻易被删去的。在引言的部分可以包含文献综述,也就是过往的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通过文献综述可以得到文章的创新点,创新点在文章中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是对既往研究的突破。在结果的部分,需要搭建好总-分或总-分-总的结构,使读者在结果的第一句话就基本上能大概了解结论。在提问交流环节,大家纷纷提出论文写作等方面的疑问困惑,陈明老师和毕世波博士一一结合自身经验详细为大家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