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上午,中英“韧性城市”论坛在yh86银河国际南四楼召开。本次论坛以“韧性城市与区域建设理论与实践”为主题。yh86银河国际教授黄亚平、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教授李志刚、重庆大学yh86银河国际教授赵万民、四川大学建筑环境学院教授赵炜、武汉市规划研究院副总规划师胡冬冬、yh86银河国际教授彭翀、武汉理工大学教授钟鸣、日本东北大学助教土岐文乃、Central University of Venezuela教授Tomás de la Barra、Newcastle University教授Stuart Barr、University of Reading教授Kathy Pain、University of Cambridge教授Elisabete A. Silva、University at Buffalo教授Li Yin、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教授Steffen Nijhuis、University of Cambridge 讲师Li Wan、University of Cambridge 博士Charlotte Meng、University of Manchester博士Nuno Pinto、University of Cambridge 博士Chaowei Xiao、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博士Iqbal Hamiduddin、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博士Yuerong Zhang、University of the West of England博士Dannielle Sinnett、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博士Giuliano Punzo、University of Manchester博士Helen Zheng参与本次论坛。论坛由yh86银河国际教授刘合林主持。
论坛分两部分进行。会议伊始,黄亚平教授向来自海外的专家介绍出席本次活动的中方专家,Elisabete A. Silva教授则向参会代表介绍了来自海外的各位专家。
论坛第一部分首先由武汉市规划研究院副总规划师胡冬冬介绍武汉市韧性城市建设相关情况,yh86银河国际教授彭翀介绍长江经济带韧性建设情况。其次基于建设详情,各位专家讨论交流韧性城市与区域建设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第二部分参会专家与学者分为3组,从韧性主题、方法、变量、机构、时间线、驱动力分析和SWOT分析等方面进行小组讨论,并进行成果汇报。
胡冬冬副总规划师就三方面分享武汉韧性城市的建设情况。一是生态韧性。将水网体系与城市功能相结合构建蓝绿系统,并依据不同区位和属性特征赋予滨水空间不同功能。二是发展韧性。根据武汉市历年主体功能区规划,一方面继续推进城市内核形成,另一方面丰富城市功能以适应产业需求。三是管理思考。武汉市目前已形成城市仿真实验室,基于多源数据和单要素空间模型应对城市发展的多重机遇,并预计未来在综合模型与开放式规划平台取得更多进展。彭翀教授以区域韧性理论与长江经济带韧性建设为例,提出从韧性能力水平评估和空间结构韧性评价识别区域韧性能力。同时,提出城市韧性的思考不仅只关注城市本身,还需考虑与区域韧性(如城市群)和社区韧性之间的相互作用。
分享结束后,各专家学者开始交流讨论。
Li Yin教授提出目前针对城市微气候(例如风环境、热环境与空气污染分布)已经有较多成熟的模型可以直接应用,因而就彭翀教授研究成果的创新点进行询问。彭翀教授认为现有模型修改难度高,对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难以准确模拟。同时,相较现有模型,该成果的突出贡献还在于考虑到个体行为,实现了精度的重要提升。此外,Kathy Pain教授与Stuart Barr教授也对该类问题表露出极大兴趣。
Steffen Nijhuis教授就武汉市水网系统如何实现网络连接向胡冬冬副总规划师进行提问,胡冬冬副总规划师指出武汉市水网连接的关键在于恢复,通过连接湖泊与长江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Steffen Nijhuis教授提到荷兰具有类似措施,但这一举措需注意是否会造成水资源的区域性短缺问题。
赵炜教授就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方法对Li Yin及其他外国教授进行咨询,国际是否已有研究度量城市规模的极限性,以此界定城市韧性的最大容忍力。Li Yin教授认为目前国外研究主要侧重于将城市作为复杂系统进行考量,讨论城市内部组成要素之间的连接性和传导性。
赵万民教授结合中国城市规划动态向外国教授做关于生态体系、经济体系和文化体系三方面的提问。其中,就经济体系方面,赵万民教授分享我国的学科政策动态,指出从space向spatial的转变趋势,并由此询问国际上是否有何实践经验。此外,在文化体系方面,赵万民教授提出城市物质空间品质提升难度低,但城市文化体系品质如何提升是重点难题。西方国家在文化体系品质提升方面成效显著,因此就如何提升进行咨询。Elisabete A. Silva教授就此提问进行简要分享。
论坛第二部分由剑桥大学教授Elisabete A. Silva主持。
针对韧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专家学者分为三组展开讨论。第一组学者认为韧性城市的关键是社会实践环境、多尺度行动,可利用复杂模型方法,通过社会媒体等机构,对经济、社会、文化等变量进行分析,并对多目标发展进行时间建模分析,但是这可能需要一定的人力与财力。第二组学者认为韧性城市需要考虑人口与社会的混合,土地利用与交通体系的整合以及气候变化等问题,可通过大数据、AI技术等方式对空气质量、土地利用、人口统计特征变化等方面进行分析,这需要研究者综合考虑人口特征、城镇化水平、气候的时间变化。这样做,优势是工具更加科学,缺点是数据偏差和相关机构的阻碍。第三组学者认为韧性城市建设需要考虑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应先对城市韧性进行评估。这可借助网络分析、行为分析、多尺度系统分析等方法对居民的健康、能源、碳排放、污染、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长期、中期、短期的时间策略,聚焦各因素在不同时间阶段的变化。
本次中英“韧性城市”论坛成功召开,来自中国、英国、日本、美国和荷兰等国家的专家学者为韧性城市规划提供了新的理念、方法和路径,促进中外学术交流,推动着我国城市规划的进一步发展。
通讯员:郑天铭、董玉萍
摄影:刘志钰、刘思为
审核:刘合林
2019年1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