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上午,第八届“21世纪城市发展国际会议“分论坛二——规划与管理”在yh86银河国际南四楼112报告厅举行。与会嘉宾及代表做精彩报告,来自北京、上海、南京、深圳和武汉的9名规划师和学者,宣读和交流了自己的会议论文和心得体会。
分论坛场景
【报告内容】
Helen Zheng(郑微)博士
来自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博士后Helen Zheng(郑微)做了题为《Urban expanision and neighbourhood commuting patters in the Beijing Metropolitan region:a multi-level(北京大城市区域城市扩张与社区通勤模式的多尺度分析研究)》的主题报告。首先,报告基于2016年中英合作项目的实践经历,试图探讨大城市的职住关系变革;然后,报告通过对北京数个样本社区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从不同空间尺度认知社区的职住关系,分析其通勤模式特征(通勤距离和时间);最后,结合对样本的居住者属性、土地利用属性的进一步补充研究,将北京城区按照中心-外围-边缘三个层级进行分类分析,得出存在四种类型的社区:,在通勤模式上存在较大差异。报告最后提出大都市居住区逐步在外移,而居住地的变化不大,未来可以进一步结合社会经济等城镇化不同阶段的特征进行研究。
Chen Zeng副教授
华中农业大学的曾晨副教授,分享了《Influence of urban vibrancy on the eco-environment:Case study of Wuhan city(基于生态环境的城市活力影响研究)》的研究成果。首先,研究提出针对中国收缩城市背景和出现的“鬼城”现象,对城市活力、城市行为的时空分布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其次研究比对了中美双方在研究尺度上的异同,并试图建立一个“对话体系”;进一步利用POI数据等分析空间的5大属性:Land use mix,Accessbility, Density, Livability,Network;最后,研究发现武汉整体上相比于芝加哥呈现相对集中的特征,分行政区的分析空间差异更加明显。未来可以考虑更多空间的互动进行完善提升。
其他报告人还结合我国各地城市的实践经验和特色做法,展开了富有启示性的交流和探讨。同济大学博士生孟海星进行了名为《超大城市韧性的概念、特点及其优化的国际经验借鉴》的报告,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对“韧性”进行了重新定义和客观认知,并提出“超大城市”在优化韧性中的优势和困境;我校硕士生朱鸣州进行了名为《城市型景中村特征解析及“共融式”发展策略研究——以武汉东湖桥梁社区为例》的报告,针对“城-景-村”之间的共生关系和发展矛盾,提出特色的发展策略;北京工业大学硕士生孙华清进行了名为《北京集体产业用地统筹中点状用地供地方式研究》的报告,提出未来乡村振兴中可以采用将集体用地按照一定规定进行租赁的方式开发建设相关农业旅游和特色产业;南京工业大学的韩非进行了名为《供需匹配视角下的特大型城市中心地区社区居家养老可达性测度研究——以南京江南主城四区为例》的报告,对南京居家养老设施的可达性进行测度和分析,得出了不同圈层的空间特征差异并分析其原因;深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师蔡天抒进行了名为《顺应生态文明导向的“簇群城市TOD”探索——以金义东市域轨道(金华段)站点周边地区开发为例》的报告,基于项目实践经验分享了组团式、簇群式的中小城市可以发展具有特色的市域轨道,并且可以在站点周边进行土地价值的提升优化;我校硕士生刘畅进行了名为《大城市周边小城镇快递点设施空间特征研究——以武汉市为例》的报告,对大城市周边乡镇的快递点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探究乡镇空间公共服务优化的新思路;深圳大学硕士生米敏进行了名为《基于居民出行视角的城市功能区空间交互特征研究——以深圳市为例》的报告,利用出租车数据对不同功能区的空间交互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并探索了居民出行行为与距离衰减之间的关系。
【精彩问答】
报告宣讲后,在场观众针对研究方法和研究改进提出了自身的理解与疑问,与报告人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互动。
【颁奖仪式】
报告结束后,主持人代表组委会为各位报告人颁发优秀论文证书。
论文证书颁发仪式
通讯员: 李佳敏
摄像:邓瑛琦
审核:郭亮 邓巍
2019.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