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h86银河国际

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我校设计学系读书会(第十回)

发布时间:2021-11-16 作者: 浏览次数:


20211111_IMG_6811 (2)

20211111日下午1400,我校设计学系第十次读书会在设计学系西七楼二楼会议室举行。本次读书会主题是“传统文化与民间雕饰”,前期同学们对各类中国传统雕饰工艺、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中国民俗图案等20本书籍进行阅读。四位同学分享读书感悟,对书中涉及到的传统建筑装饰构件进行深入剖析,并基于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审美、美学观念、装饰手法、传统工艺保护与传承等问题展开研讨。

本次设计学系研究生读书会特邀嘉宾是湖北省非遗项目《武汉木雕》代表性传承人张静教授和汉楚传统插花传承人苏艳玲老师。以及荣幸地邀请到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苏和老师,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张纯老师、张杰老师,《新建筑》杂志社黄彬老师。设计学系任康丽老师、吕宁兴老师、张健老师、汪浩老师、刘昕老师,刘世杰老师、李敏老师、何三青老师、方舟老师也积极参与了读书会活动。专家们围绕研究生的主题演讲行细致点评和广泛交流,现场气氛活跃。

一、研究生分享读书心得

此次读书会分享的书籍包括:《中国传统建筑雕饰》、《中国俗神》、《中华吉祥图案趣谈》、《砖雕石刻》、《山西古建筑吉祥装饰寓意》、《木雕》、《玉雕》、《古建筑雕作》、《江南建筑雕饰艺术》、《大理白族建筑木雕装饰》、等。以下是读书会上四位同学分享的读书心得和老师们的点评。

1、《中国传统建筑雕饰》——作者:王其钧 分享人:王钊宇

    王钊宇同学分享《中国传统建筑雕饰》

   读书心得:《中国传统建筑雕饰》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丛书系列之一,这本书共有七个章节,前三章根据雕刻装饰材质的不同,分为木雕、石雕、砖雕;后四章根据雕刻的方法,分为浮雕、线刻、透雕、圆雕。中国传统建筑雕饰艺术是历史的载体,见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变迁,文化的演变,是时代智者智慧的结晶。了解中国建筑装饰文化 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去了解中国民俗文化,弘扬民族自信,以及学习优秀的传统工艺技巧,对于当下城市中建筑装饰设计也都会起到很好的帮助。对应家乡的安徽木雕,王同学也结合自身经历进行分享。

屏幕截图 2021-11-15 172652屏幕截图 2021-11-15 172510

老师点评:在安徽地区的传统雕刻艺术中,木雕工艺十分具有代表性。在造型和图案寓意上,以“劝学”题材为特色,原因是该地区自古代科举制确立以来,不少学子通过勤奋学习走上仕途,逐渐形成优良学风;在材料选择上,常选用本地特产的一种木材,质地偏软、有韧性、不易断裂,非常适合雕刻塑造。苏老师回忆年轻时曾带学生到安徽歙县写生,偶然机会得到一块源自民居木窗上的雕刻作品,其雕刻精妙,艺术价值也同样非常高,可见保护传统工艺和传统文化值得我们每个人关注和付诸行动。

屏幕截图 2021-11-16 034752屏幕截图 2021-11-16 033203

 苏和老师带来木雕窗花展示和经历讲述

 

 

 

 

2、《砖雕石刻》——作者:楼庆西 分享人:周运龙

周同学分享读书心得

读书心得:《砖雕石刻》是中国古代建筑装饰五书之一,这本书共有七个章节,论述中国古建筑砖、石部分的装饰,包括砖石技艺、屋顶、墙体、栏杆、影壁、柱础、基座、石碑、石牌楼、砖塔、石塔等各方面。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与学习,周同学认为:祖先为我们留下建筑装饰无比丰富的遗产,我们有责任去发掘、整理,并使之发扬光大。建筑装饰美学也是一件十分重要而又有意义工作,值得去继续深入研究和分析。

屏幕截图 2021-11-15 194917屏幕截图 2021-11-15 195000

   老师点评:周同学的读书分享内容十分丰富,从建筑的各个结构部位到各种装饰材料,再到各种主题、风格都讲解得十分详细。其中我想提的建议是,当我们在研究建筑装饰的时候,务必要强调其建筑结构性的特点。例如在建筑基座的装饰中,常采用大象、力士或几何纹样等图案,凸显一种力量感,以增强其视觉感受上的稳固性;在屋顶的装饰上,往往在承重结构的部位会使用一些增强稳定性的装饰,例如各种形式的雀替。另外对于一些装饰纹样的题材,例如神话传说、戏剧、评书、儒家经典、民俗禁忌等,建议进一步更加仔细地分述其发展渊源,因为不同的地区和民族在进行雕塑创作的时候往往带有一种对其本土文化的倾向性。研究装饰纹样的发展其实也是在研究当地的传统民俗文化,并且可以反映出经济、政治、民风民俗、居民精神面貌等方面的各类信息。

         吕宁兴老师给同学们细致点评

 

 

 

 

3、《中华吉祥图案趣谈》——作者:王晟  分享人:文皓月

读书心得:《中华吉祥图案趣谈》这本书收录了中华民俗吉祥图案近500幅,按其所托寓的意义,分为福,禄、寿、喜、财五大类。书中的解说文字简洁生动,蕴涵丰富的民俗知识,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知识性。中华吉祥图案源远流长、寓意深远,它赋予人类积极向上的意义和内涵,也包含中国人对幸福、对事业、对健康的热烈向往和祈愿。因此,理解吉祥图案的涵义,也就是了解中华民俗文化。同时,中华吉祥图案也是我国传统艺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通过谐音、暗喻等方式,形象地表达对美的理解,吉祥图案丰富的内涵,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屏幕截图 2021-11-15 212142

 

老师点评:中国人很早就有了对老虎图腾的崇拜,在古时候生产力发展比较落后,人们的狩猎活动十分频繁,此时老虎作为一种威严、强壮、力量的代表。老虎的形象常被古人作为一种设计元素运用到建筑装饰和服饰当中。后来随着农耕技术的发展,由于农业受天气因素影响较大,人们便开始对能够施云布雨的龙十分崇拜,希望能够风调雨顺,保证生产不受影响。但无论是对何种图腾纹样,其本质上都表达出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屏幕截图 2021-11-16 044641

      张杰老师给同学们认真点评

 

4、《大理白族建筑木雕装饰》——作者:孙丹婷  分享人:姚逸凡

249f0d0940fc54afa5b07a0ce6a9f3d

读书心得:《大理白族建筑木雕装饰》以白族建筑木雕为研究对象,围绕其木雕工艺历史发展、现状和技艺传承,具体分析所涉及的各类设计元素,透过各种生动有形的视觉形象去获取其中丰富的文化内涵,揭示白族木雕的精神价值。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以及对白族木雕工艺和文化的研究,姚同学深刻感悟到:当前在城乡建设和改造的过程中,优秀的民间文化遗产遭到破坏现象普遍,很多地方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民间文化、民间工艺的保护与发展。作为新时代青年,应该重视如白族木雕这类文化遗产的保护,重视其技艺传承,保护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瑰宝,使民族传统文化能够继续熠熠生辉。

老师点评:通过这次读书会我认为同学们准备的还是非常充分的,有从功能性方面去解析,有做针对某一地区或民族的建筑雕塑装饰的研究,也有专门对装饰纹样的分类和归纳,内容十分丰富且有趣。但我个人的建议是同学们在做这方面研究的时候,对于时间上的脉络划分可以再强调一下。例如装饰纹样题材中,“孝悌”题材起源非常早,可以追溯至汉代;而戏本类题材,例如《三国》、《西游记》起源时间较晚,可以追溯至明清。通过对其发展时间脉络的梳理,可以分析某一时期盛行哪一类装饰类题材,以及研究其背后的传统文化发展历程。

屏幕截图 2021-11-16 050451

                     刘世杰老师给同学们深入分析点评

老师点评:本次读书分享,几位同学都对自己所选的书籍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学习,并进行了图文并茂、绘声绘色的演说。但是这次分享,大家似乎更偏向于对书中知识点的梳理和归纳,而作为老师,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同学们能够将书中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进行思考。例如姚同学刚刚所介绍的大理白族建筑木雕装饰,我们在分析其发展渊源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在当今社会环境下,现代文化对其传统木雕技艺发展会产生哪些影响?而我们又该如何根据现实情况来考虑这一传统工艺的保护与传承?

492be8dd5ae9c12ef139253e0808a4a

         刘昕老师给同学们分析点评并提出问题探讨

 

 

 

 

 

二、张静老师讲授《非遗技艺传承及现代木艺传播的探索》

屏幕截图 2021-11-16 001839

 在湖北传统木雕中,一向以潜江或荆州木雕的浑厚粗犷风格为代表,而武汉木雕却发展形成了一种区别于其它地区的独特风格语言。相较而言,武汉木雕更加注重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的结合,其风格形成主要受以下几点因素的影响:其一是新中国打开国门,武汉木雕通过国际贸易远销海外,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木雕风格逐渐趋向现代化;其二是随着各地文化交流更加便捷,武汉木雕广泛吸收浙江木雕、乐清木雕等一些风格元素,顺应时代发展与审美趋势的变化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因此,武汉木雕在中国雕塑工艺发展历程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对传统技艺有所传承与发扬,同时也突破性地融合一些现代审美元素,为木雕工艺的发展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张静老师从18岁便进入武汉木雕厂拜邓道航大师学艺,潜心学习木雕工艺技法。在后来进入教师行业之后,更加注重理论研究以及设计审美等方面的提升。2017年,张老师通过湖北省非遗传承人培训,深刻认识到作为传统技艺的继承者,在提高自身工艺技法的同时,也要承担起传播传统工艺及民俗文化的重任,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因此,从17年至今,张老师全心致力于对武汉木雕这一中国传统民俗工艺的推广活动,成立了自己的木雕工作室,指导学生进行木雕技艺的学习与创作,并与湖北省博物馆合作推出木雕文创产品,通过公众号或短视频平台等自媒体向大众推广和展示武汉木雕。此次读书会,张老师专程带来了6件木雕作品,并与大家一起分享制作木雕的过程和乐趣。

          邓道航大师作品—《龙拉车》、《凤拉车》

              邓道航大师作品—《九歌》、《楚乐图》、《洪湖赤卫队》

 

20211111_IMG_680620211111_IMG_680720211111_IMG_6808QQ图片20211115081316QQ图片20211115081320

56b0598c294cc75e05da884008e1fea78d124949c9e19ab5885a5a0c416128

读书会上展示张老师创作的木雕作品

 

三、苏艳玲老师现场表演汉楚插花

屏幕截图 2021-11-16 014622

 

中国传统插花的发展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时期,著名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在《楚辞》中就曾讲述关于古代插花的记载。明朝,湖北公安县文豪袁宏道曾著作《瓶史》,这本书影响了世界各国对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的研究与发展,并填补了湖北本地汉楚插花发展研究的空缺。通过经年累月对汉楚插花的研究与创作实践,苏老师感悟到:汉楚插花艺术承古人传统插花技艺之精髓、集东西南北各地插花艺术之精华、汇四面八方文人墨客之智慧,是我国传统插花艺术发展史上的瑰宝。

f0a6c9dcf0988f72fb1e9d559dbfa73

读书会上,苏老师以湖北的马口窑圆罐为花器,现场展示汉楚插花创作的全过程,并解析插花创作时的重要技艺要点。首先,选择的花材要具有曲线和动态感,这样才能体现自然美。花枝宜曲不宜直,叶片修剪宜阳不宜阴、宜内不宜外,宜上不宜下,宜简不宜繁;其次,插花过程中要注意花材与花材、花材与花器之间的比例关系,根据花器的大小和形状来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各种形态、长度、高度的花材;最后,插花作为一种在三维空间创作的雕塑艺术,要注意前后左右,上下各个角度所展现的形态,例如“起把宜紧,瓶口宜清”,即是指花枝底部应集中紧密插在一起,而花枝上部则向各方舒展,使之更加贴合植物自然生长状态。

QQ图片20211115081325

苏老师现场插花作品

在这次读书会上大家学习到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雕饰知识,而老师们的精彩点评,打开了同学们的学习思路,拓宽出文化视野。一方面通过四位同学的分享加深对传统建筑雕饰、工艺、地域性认知,而另一方面在师生的研讨中我们也感受到中国厚重的历史、艺术文化信息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书籍让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探索和学习中国传统雕饰能够提升知识阅历和民族文化自信。这次研究生读书会同学们收获良多,期待下次读书会的到来!

读书会活动师生及嘉宾合影

                  

 

yh86银河国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版权所有Copyrights all reserved

学院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 我校南四楼N104室
邮编:430074
电话/传真:027-87556714
院长信箱:mcli@hust.edu.cn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