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城市规划系规划设计初步教学组,在遵循城乡规划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基于多年的基础教学积累及零零后一年级新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拓展诉求,渐进式积极探索本专业基础教学的改革与优化。
以教学大纲中的理论知识节点为核心,在适配相应的设计练习作业以引导一年级学生设计思维的养成。基于此,在每一次理论讲授和实操练习的之间,邀请业内“大咖”为同学们讲一次线上课程并互动答疑,试图形成“大咖进初步”的讲座系列。
4月2日,本学期规划初步第三次作业 “城市空间节点景观形态设计”的大咖讲堂,孔惟洁老师请来了我院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知名专家何依教授。何老师聚焦于城市空间中的单元细胞——肌理,为我系一年级同学们讲述了一节精彩纷呈的启蒙课。
何老师首先带领大家建立了一套城市形态的阅读语言,将城市的基本形态解读为“结构+肌理”。其中,城市结构象征自上而下的权利与秩序,城市肌理代表日常与生活的街巷院落。二者在城市演进中的区别在于,城市结构是不会轻易改变的。正如桢文彦所言:很少出现深层结构的频繁变化和突然变异,无论其表层变化多么强烈,但其结构却顽强抵抗着。但肌理却常常被替换。
随后,何老师进一步深入地解读了肌理的含义与意义。她用纺织品的质地、岩石的纹理、皮肤的肌理、文艺作品的结构向大家解释肌理的含义,并通过绘画案例,向大家解读了肌理作为视觉感官的艺术处理方式。进而将对肌理的理解延伸到城市中,让大家认识到城市的独特肌理,是那些穿越时间留下的印痕。正如英国诗人拉斯金所形容的一种“入画”(pic-turesque) 的趣味,城市也因为时间价值而独具魅力。
进而,何老师讲解了肌理在城市空间中的基因作用。通过从二维空间上阅读城市肌理现象,解释了相似图形单元形成肌理的过程,告诉大家肌理单元形成的前提条件,是城市形态中存在一个相同或相似的重复性空间组织。
最后,何老师介绍了如何运用理论指导实践,通过三个实践案例,向大家介绍了如何在宁波传统村落中发现家族肌理单元、如何在太原南华门历史街区中识别院落肌理单元、如何提取肌理的形态基因运用于宁波老外滩的城市设计等,让同学们了解到了肌理作为一种设计过程的实际运用方法,以及如何从形态设计的过程中发现学术问题。
进入提问环节,同学们从对课堂的理解出发,针对本次城市节点景观作业的设计思路,向何老师提出如何在非历史空间中,探索形态设计逻辑的问题。何老师表示在规划初步的学习阶段,在认识形态的基础上,还应更多地认识空间形态背后的社会文化意义,并将这种逻辑生成思路运用在空间设计训练中。
本期“大咖”简介
何依
yh86银河国际二级教授,博导。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专业委员会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业遗产教席联合持有人,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国际会员,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女规划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与理论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城乡建成遗产学术委员会理事会理事,湖北省国土空间规划学会历史文化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长期从事城乡文化遗产保护的教学、研究及规划实践,学术专著《四维城市:城市历史环境研究的理论、方法与实践》建构了当代中国城乡历史环境保护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历史的在场性,重新诠释了建成遗产的价值,弥补了文物语境下“名录式保护”的局限,引领和影响了本领域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三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城市规划》《建筑学报》等本专业顶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城乡文化遗产保护规划项目40余项。包括武汉、太原、宁波、新绛、荆州、襄阳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相关规划;山西省域、宁波市域、汕头市域、沁河流域、东钱湖域、石浦港域等地域传统村落保护的相关规划;受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委托,主持中国科协定点扶贫项目,岚县文物古迹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获中国科协优秀扶贫项目(2019)。
文案:孔惟洁,谭辰雯,乔杰
审阅:贺慧,袁巧生